哈巴谷書簡介
寫作背景
哈巴谷這名稱,大概是希伯來文,意思是「擁抱」;但也可能是「亞喀得」文,指一種園林植物。從本書首句可知他是一位先知;另外,有人根據書中最末句「這歌交與伶長,用絲弦的樂器」,推測哈巴谷是任職於圣殿的利未人,但這也只是猜想而已。
關於本書寫作日期 , 主要的線索來自1:5-6節, 這兒提到神出人意料地興起迦勒底人(即巴比倫人);然而這是指神使他們本身強大起來,還是說他們興起來威脅猶大的安危呢?如果指前者的話,則哈巴谷書寫於新巴比倫帝國崛起之前不久,就是猶大王瑪西(主前六八九至六四一年)的末期,約西亞(主前六三九至六○九年)的早期。但是,大多數學者以為 : 1:5指迦勒底人快將危害猶大國的安全 ,所以哈巴谷是在約雅敬王時(主前六○九至五九七年)作先知的,與西番雅及耶利米差不多同期 。 這樣 ,1:2-4所指斥的罪乃是約雅敬時代的惡行(參王下23:37; 耶22章)。
主題特色
哈巴谷可說是先知中的約伯,二者同是探討受苦這問題,不過約伯針對的困惑是個人的受苦,而哈巴谷關注的乃是國家性的問題。他先是不明白神為何準許罪惡和強暴存於猶大內,繼而對神利用更兇暴的巴比倫人來懲治 的百姓有所質疑。
在探討的過程中,哈巴谷與神展開談話,把他的疑問帶出來,所以本書的方式不像其他先知書只著重神對百姓的說話,而是包括作者對神的許多申訴和呼吁(1:2-4, 12-17; 2:1; 3:1-19)。
文中有三種不同的體裁:
1 1:2-2:3是對話,討論神的公義;
2 3章是篇詩歌;
3 2:4-20是一連串對惡人(巴比倫人)的指責。
作者不獨文筆優美,而且處處顯出他對本國百姓的愛護和關懷。他對神的質疑不是由於自恃,而是出自熱忱,要維護神的圣潔和公正。在短短的三章經文里,作者充分地表明神的偉大、掌權和公義,以及自己對 的敬畏和倚賴。在與神的對話中、先知的質疑變成了歌頌,哀求變成了歡呼。
本書大綱
標題(1:1)
Ⅰ 哈巴谷的第一個問題:神為何讓惡人得勢?(1:2-4)
Ⅱ 神首次的回答:神將藉迦勒底人懲罰猶大(1:5-11)
Ⅲ 哈巴谷的第二個問題:神為何讓惡人懲罰比他公義的人?
(1:12-17)
Ⅳ 神第二次的回答:迦勒底人也將受罰(2:1-4)
Ⅴ 迦勒底人的五禍(2:5-20)
Ⅵ 哈巴谷的祈禱與頌贊(3:1-19)